| 网站首页 |  信息中心 |  了解博物 |  奇石专题 |  知青文学 |  博物头条 |  回忆录 |  政策法规 | 

您现在的位置: 主页 > 知青文学

走进刘中友的奇石收藏馆里面陈列着许多大小不一         ★★★
走进刘中友的奇石收藏馆里面陈列着许多大小不一
作者:最新更新文章来源:本站原创 点击数:更新时间:2023-09-05 05:02
  新田縣龍泉街道77歲的劉中友,是一位奇石保藏喜好者,他保藏的奇石不僅數量多,而且形態各異,他也被很多人稱為「石癡」。從1995年開端,劉中友撿石、藏石已有28年,數量最多的酒壇形、酒瓶形奇石到達近1300個。他常說,一石一世界,通過欣賞、擦洗、把玩,這些石頭就像有了生命相同,蘊藏著大自然的神奇與微妙。
  
  走進劉中友的奇石保藏館,裏面陳列著許多大小不一、品種繁多的奇石藏品,栩栩如生的酒壇石、姿態各異的酒瓶石、精致嬌美的鞋型石……或艷或暗、或潤滑如玉、或凹凸不平,似乎到了一個迷你型的奇石博物館。上千塊形態各異的奇石,讓劉中友愛不釋手,沒事就要拿出來把玩擦洗。
  
  奇石來源於大自然,有的深埋在泥土之中,有的浸沒在河水裏,有的被砂石雜草所掩蓋。劉中友自1963年參加作業起,一向從事水利方面的作業,從城鎮水利工程負責人到縣水利部門技術人員,經常和山山水水、石頭打交道,因而愛上了撿石、賞石。每次外出做工程或遊覽,背個編織袋,帶上自製的工具,看看青山河水,隨手撿幾塊石頭,成了劉中友閑暇時唯一的喜好。一次,劉中友去常德石門縣修繕水利工程,在河灘上發現了一塊形似酒瓶的象形石,便把它帶回了家,不想,由此開端了他與酒壇形、酒瓶形奇石的不解之緣。
  
  「這塊石頭給了我很大的啟示,石頭其實也是有生命力的,不同的環境就會有不同的形狀。我要把像酒壇、酒瓶的石頭都保藏起來,看看能保藏多少個。」從那以後,劉中友有意識地加強了奇石保藏方面的學習,並開端定時外出尋找酒壇、酒瓶石。為了進步這些石頭的欣賞性,劉中友還融入我國的酒文化、酒品牌,為這些奇石賦予了共同的名字和配飾,並結合每塊石頭的特色,量身定做了底座。為此,他還在家中設立了一個專門的作業室,用來製造石座。「除了撿石頭,我基本上都是在作業室。有時候為了石頭便於欣賞,往往便是在這裏作業一天,白天做不完,晚上持續加班做好。」
  
  在日復一日地尋石、撿石中,劉中友儼然成了一個奇石的品鑒者,他盡力探索石頭與自然、人類、世界之間的聯絡,對於石頭的產地、類型、品相,可謂「一看便知」。二十多年來,劉中友用石頭規劃假山,用樹木製造根雕,具有豐厚的規劃製造經歷。但他保藏奇石,卻一直堅持一個原則:堅持奇石的原生態,不打磨、不加工,一石一座構思精巧,自然天成,滿足人們的獵奇和審美的需求。其好友,新田縣民間藝術家協會名譽會長李成森說他是大自然的「酒石癡」,將石頭打磨成酒具尚且不易,要在山水中尋找酒石,需求命運,更需求時間,「他把石頭撿回來以後,洗幹凈,要讀石,像什麽酒?配什麽座子?一件一件,很不容易,一千多件,二十幾年,全部精力都花在這上面了。」
  
  在保藏奇石的過程中,劉中友跋山涉水,鍛煉了身體,也收成了充實和快樂。對於酒壇、酒瓶石,除了每年在縣域展覽,以石會友,劉中友也有自己的執念,那便是:創立吉尼斯紀錄,讓更多人了解奇石文化。「這是我一向以來的一個希望,這方面的書本我也看了不少,創立吉尼斯千變萬化,千姿百態。我依據自己的興趣喜好,就選了酒壇、酒瓶石這個項目。這是一個方針,也是一種動力。」
  
  如今,劉中友保藏的奇石,無論是酒壇、酒瓶等象形石,仍是文字石,都以其惟妙惟肖、栩栩如生的形象,成為極具欣賞價值和保藏價值的藏品。他的奇石保藏室成為各地石友和保藏喜好者的觀賞打卡地。劉中友還經常會選擇一些奇石,贈送給中小學校,用作講堂什物標本……在他影響下,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開端走進大自然,發現和領悟石頭的共同之美。「劉老數十年如一日,每天都在不斷地堅持,他對奇石藝術的喜好與追求,他身上的奇石精神,是咱們年輕人學習的典範。」保藏喜好者黃傑說道。
 
上一篇:提高凤眼石知名度带动黄石产品销售促进文旅产业发展
下一篇:中国四大奇石之一的小鸡出壳稳居C位

Copyright © 2002-2016 武汉奇石博物网 www.whtrhy.com.cn 版权所有网站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