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 网站首页 |  信息中心 |  了解博物 |  奇石专题 |  知青文学 |  博物头条 |  回忆录 |  政策法规 | 

您现在的位置: 主页 > 回忆录

奇石之美因无人力之巧尽显天然之趣         ★★★
奇石之美因无人力之巧尽显天然之趣
作者:最新更新文章来源:本站原创 点击数:更新时间:2023-11-26 07:15
  「撿來的石頭原來能夠這樣玩,太有創意了。」近來,在臺州市椒江區司法局退休幹部陳冰家裏,一眾親友在千奇百怪的石頭前嘖嘖稱奇。
  
  陳冰是當地有名的奇石保藏家,他保藏的大部分奇石都取於自然界。退休後,他走遍大江南北,拾得一塊塊造型各異的石頭,為奇石賦詩、題詞,以奇石作畫,每一塊石頭在他手中都有了特別的魂靈。
  
  對陳冰來說,奇石是自然界巧奪天工的創作,把玩奇石是一個充溢快樂的過程,也是一種文化享用。
  
  陳冰保藏的馬石。
  
  為奇石賦詩題詞陳冰的奇石保藏之路始於2005年。那天,他與朋友結伴到江西龍虎山旅遊,一行人在石灘上散步,欣賞自然風光。無意間,陳冰看見一塊外形酷似蚌殼的石頭,很是獨特。
  
  「這塊石頭像小嬰兒這麽大,我撿起來賞玩,朋友們都圍過來看,紛繁驚嘆。」陳冰說,這塊石頭無論是外形、大小,仍是紋理,都極像蚌殼,他愛不釋手,一路抱回了家,生怕磕了碰了。
  
  自此,陳冰對石頭發生濃厚興趣,18年來,他的腳印遍及全國各地。
  
  陳冰保藏的豬石。
  
  「祖國的山川河流、灘塗溪水,都是我尋找奇石的好去處。」陳冰說,含辛茹苦撥開淤泥後,發現一塊絕妙的奇石,收成意外之喜,這是他撿石的趣味。現在,陳冰家裏的「石頭山」越堆越高,半個客廳都是千奇百怪的石頭。
  
  因為撿拾的石頭太多、太重,陳冰的轎車後備廂一度不堪重負。
  
  「我撿的石頭中最重的有15公斤,有一次重石導致轎車後輪減震彈簧油封漏油,只能去修車。」陳冰笑著說。
  
  陳冰說,關於奇石保藏,他不只玩「形」,還玩「意」。每次撿到一塊獨特的石頭,他都會打開天馬行空的想象,為奇石們取一個生動形象的名字,「童子獻壽」「春江水暖鴨先知」「悟空拜師」等等。
  
  「奇石就是大自然的畫。」陳冰是一個書畫愛好者,人文底蘊讓陳冰和奇石發生了更多共鳴,他也因而發掘出石頭中蘊含的意境。每當保藏到滿意的石頭,他都會興味盎然地寫上一兩首小詩,這些詩句為奇石賦予文藝內在。
  
  陳冰將石頭命名為「鯉魚躍龍門」。
  
  橫看成嶺側成峰「這塊黃色的石頭,我給它起名為『垂釣臺』,並題詞『任憑潮浪險,穩坐垂釣臺』,細看就像是一人坐於垂釣臺上,一派怡然自樂之景;旁邊這塊人臉石,我剛撿到的時候,上面的紋理初看像是一只小鳥,後來有一天我盯著它研究大半天,突然發現像一個人的側臉,後來細看又覺得是一個人的後腦勺。」關於沒有接觸過奇石的人來說,每一塊石頭雖然看起來都很特別,卻看不出其間的門路,但是每每經過陳冰的講解,都會恍然大悟。
  
  陳冰為石頭取名「垂釣臺」。
  
  陳冰說,橫看成嶺側成峰,看石頭,不同的視點能看出不同的東西,靠的是想象力和文學底蘊,是浩渺的想象力賦予石頭魂靈。
  
  除了天馬行空的想象力,陳冰仍是一個「著手達人」。他通曉木匠與繪畫,親手為奇石製造底架,將樹根做成「根雕」,為每一塊奇石如虎添翼。
  
  手指石一次機緣巧合,陳冰撿到一塊條狀奇石,手指關節、彎曲程度都非常像人類的手指,陳冰專門雕刻了一只握拳的木手,而且在旁邊搭配一塊人臉石,取名「仙人指路」。
  
  他的客廳裏還擺放著一塊是非相間的熊貓石,熊貓的耳朵、眼睛等輪廓非常清晰,陳冰為其配上身體,塗上是非油漆,奇石加上木質身體,看上去就像是一只栩栩如生的熊貓。
  
  熊貓石陳冰曾撿到一塊重達15公斤的純黑石頭,這塊石頭外形巨大,形狀橢圓,觸感潤滑,黑黢黢的,肉眼看去非常像一個黑冬瓜,甚至還有「瓜蒂」。陳冰靈機一動,用紙板做了一根瓜藤,上面裝點幾片瓜葉,與石頭拼接在一起,活脫脫的黑皮瓜便呈現在眼前。
  
  黑冬瓜石饒有風趣的奇石系列主題近幾年,陳冰將所保藏的奇石進行分類,取名人物系列、動物系列、花鳥蟲魚系列、食物系列等。
  
  饒有風趣的十二生肖系列奇石,陳冰陸陸續續保藏了好幾年。榜首塊十二生肖石是「老鼠石」,後來,他接二連三找到了「老虎石」「豬石」等。最後一塊「馬石」,陳冰各樣尋找,今年年初才找到。自此,12塊奇石構成了完整的十二生肖系列。
  
  豬肝石在陳冰這兒,還有一個由18道菜組成的「滿漢全席」石頭宴,每道「菜」都賣相絕佳,惟妙惟肖。
  
  「這塊石頭上面的白點真就像是一粒粒白米飯,這塊豬肉石看上去就像是一塊醬汁濃厚的五花肉,令人垂涎欲滴。」陳冰介紹。
  
  五花肉石在陳冰看來,奇石貴在自然,不管是潑墨寫意的圖案石,仍是形神兼備的人物石,或是惟妙惟肖的花鳥蟲魚石,均是大自然的巧奪天工。
  
  「任何工藝品都能夠加工,能夠批量生產,但奇石不能。奇石之美,因無人力之巧,盡顯天然之趣。尋找奇石,既能夠使自己置身於山水之間,博覽自然六合之美,又能夠鍛煉身體,到達以石怡情、賞石養性之目的。」陳冰說。
 
上一篇:世界各地的奇石珠宝是广大石友不容错过的打卡地
下一篇:建设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共同进步的关键

Copyright © 2002-2016 武汉奇石博物网 www.whtrhy.com.cn 版权所有网站地图